綠晶鈴民宿‧麗鈴民宿
住宿資訊
優惠情報
網路相簿
鄰近景點
聯絡我們
訪客留言
交通指引
選 單
綠晶鈴民宿‧麗鈴民宿
住宿資訊
優惠情報
網路相簿
鄰近景點
聯絡我們
訪客留言
交通指引
南投縣民宿0289號
大崙山觀光茶園(銀杏森林、銀杏林觀光茶園)
沿著往溪頭公路上的十二生肖路彎標示牌,「鼠、牛、虎、兔…」直至羊彎時右轉進入森林小徑,續行約兩公里後,映入眼簾的變是全東南亞面積最大的銀杏林! 「大崙觀光茶園」海拔高達1250-1500公尺,原本是大片的孟宗竹林地,但於1990年遭受到巨大的農害,導致竹林大量枯萎而死後,農民紛紛轉種植高經濟價值的烏龍茶樹,但又因專種烏龍茶會傷害到高山水土保持,農民便配合...
溪頭自然教育園區(溪頭森林遊樂區)
位於南投縣鹿谷鄉的溪頭自然教育園區(溪頭森林遊樂區),屬臺大實驗林溪頭營林區,進入園區後,您一定會想知道為何這裡叫做溪頭呢?那是因為此地位於濁水溪支流北勢溪上遊,因此便有了這個名稱,這兒的海拔約500~2,025公尺,總面積2,514公頃,除了提供台大森林系師生教學、實習試驗及示範經營林區,為因應森林多目標經營與國民對森林遊樂區的需求增加,在民國59年11月設立遊樂區。 溪頭森林遊樂區一年四...
麒麟潭
位於凍頂山東麓的麒麟潭,原名大水堀,是進入溪頭風景線上的第一站景點,也被譽為南投八大勝景之一,民國63年蔣故總統經國先生命名為「麒麟潭」,潭畔四周丘陵環抱,茶樹及檳榔香氣四溢,早晚薄霧迷漫景色宜人,經常有攝影師及學生來此取景,適合從事泛舟、垂釣或漫步潭邊。
小半天旅遊服務中心、竹藝文化館
小半天旅遊服務中心位於南投縣鹿谷鄉小半天風景區內,成立於民國九十一年,服務中心內除了提供小半天旅遊導覽資訊及竹特產販售外,三樓也設有「小半天竹藝文化館」,展覽逾二百多件的精緻竹編、竹雕、竹家具等竹藝品,歡迎團體預約參觀。
德興瀑布
小半天雙瀑包含竹林、德興二座瀑布,位於小半天竹林村產業道上,從田尾巷進入,開車約15分鐘可以直接到達,飛瀑高聳水聲潺潺,瀑布有上下兩層,上層水流速度平緩,再由潭邊缺口時飛奔往下流去,形成湍急、高度約達3層樓的下瀑,整個瀑布一靜一動,一緩一急,呈現截然對比但又和諧的景象。
松林町妖怪村
由明山森林會館所設立,位於溪頭森林遊樂區的第二入口處,免收門票,濃厚的日式風情是其主要的景點特色,以商圈模式的規劃方式呈現,設有小吃、伴手禮及精品等各式型態的商店,多元且豐富的主題式旅遊場景,意外的讓松林町聲名大噪,商店街區域雖不大,但每逢例假日卻都是遊客爆滿的盛況。此處原名松林町,也因為商圈裡隨處可見的妖怪雕像,讓松林町多了個搶眼的「妖怪村」稱號。
內湖森林國小(溪頭內湖國小)
鹿谷鄉內湖國小位於溪頭風景線上,自投151縣道前往溪頭森林遊樂區的方向途中,就會看到這所聞名全國的森林小學。 內湖國小自九二一大地震後,造成校舍嚴重毀損,逾半倒塌拆除,原校地無法興建,後經各界支持協助,成立於現址,內湖國小全校面積2.03公頃,融合美、日式風格,全區以美國南方松木做成建築,為減少自然生態的破壞,保留原始杉樹林及就地使用原有石塊築牆鋪路,充份展現森林綠意、靜謐的風貌,除此,學校...
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
鳳凰谷鳥園座落在南投縣鹿谷鄉鳳凰村,於民國71年正式成立,民國80年改隸文教機構,95年10月1日重新開放參觀,至民國102年1月1日起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合併更名為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。 園區海拔約在650至850公尺間,佔地30餘公頃,相當寬廣,是國內第一座由政府投資經營的飛禽公園,園內除了飼養著約300餘種的世界奇禽異鳥,也是最佳的大自然教室,兼具了自然教育、環境生態...
孟宗竹林古戰場
鹿谷鄉以孟宗竹林聞名,而小半天內的孟宗竹林,又有個傳奇的「石馬生竹」故事,相傳早年大陸先民帶竹苗來到小半天栽種,但無人理會,先民一氣之下便返鄉將竹子砍伐殆盡,但未料到當年竟遺漏一根竹鞭,隔年竹鞭便在一塊大石頭下發出新芽,造就了今日美麗的孟宗竹海。 孟宗竹林古戰場位於小半天風景區內,與長源圳生態步道生態步道相接,自投55縣前往,就會來到這綠景天地的竹林隧道,步道為民國93年3月完工,此地也為林...
長源圳生態步道(爽文古戰場)
長源圳生態步道位在小半天風區內(投55縣道路旁),由於入墾拓荒及生活飲用之水源取之不便,當地居民在民國12年(西元1923年)8月15日,人工開鑿、架橋通渠,次年2月20日竣工,命名為「長源圳」。 「長源圳」圳溝水質清澈,可見魚、蝦悠遊其中,經水保局修建後,以最自然的山林原貌,提供旅客一處優質的休憩景點,沿圳道慢行,一路綠意盎然、潺潺流水聲相伴,並設有停車場、木棧道、步道、解說牌設施,穿過綠蔭、穿...
石馬公園
石馬公園位於小半天風景區入口處,日據時期,這裡為公墓用地,當地為推動觀光休閒,因此社區經同心爭取及改造,已於民國96年完成石馬公園,公園內綠意盎然一片,在小半天內,又有個傳奇的「石馬生竹」故事,相傳早年大陸先民帶竹苗來到小半天栽種,但無人理會,先民一氣之下便返鄉將竹子砍伐殆盡,但未料到當年竟遺漏一根竹鞭,隔年竹鞭便在一塊大石頭下發出新芽,造就了今日美麗的孟宗竹海。
小半天高架脊背橋
每到颱風或是大雨災害時,前往小半天風景區的小半天明隧道就會被天災破壞、中斷,不僅是遊客,連居民的生活起居也都大受影響,因此縣政府規畫採高架形式的小半天高架脊背橋,直接略過小半天明隧道,連結投55-1鄉道,可望降低天然災害的風險,確保行車安全,也為進入小半天風景區拉出重要的觀光軸線。 小半天高架脊背橋歷經五年多的規劃與興建,終於於2014年的四月正式通車,採用「三跨式脊...